在全国首个大型创新生态社区“模速空间”之后,上海徐汇区即将引入全新的产业地标级项目【北杨人工智能创新中心】。
2016年,徐汇区南部的华泾镇进行了北杨地块的规划,一些曾经的工业厂房和城中村被新的产业用地所取代,这一举措被视为城市发展的重要里程碑。一年后,西岸举办了首届人工智能峰会,徐汇随之推出了人工智能产业“双T”载体计划,其中包括西岸智塔(AI Tower)和北杨人工智能小镇(AI Town),从而为北杨地区的新定位奠定了基础。
转瞬间几年过去,高楼已经拔地而起。北杨人工智能创新中心首期将于2024年6月竣工并交付使用,项目总建筑面积达114万平方米。首先面世的将是华发路南侧的五栋研发型总部办公楼宇,将迎接人工智能企业和新型研发机构的入驻。
2026年至2027年之间,整个项目工程将达到全面竣工,形成一个集商业、办公、住宅、教育、生态绿地和滨河景观廊道于一体的全新产业新市镇。
今年漕河泾开发区迎来了成立40周年的重要里程碑。北杨人工智能创新中心的落成,标志着徐汇区与临港集团合作打造的旗舰项目取得了重要进展。这将成为漕河泾开发区转型升级的典范,同时也为上海加速发展新的生产力和开辟产业新路径提供了强大动力和智力支持。
华泾镇位于徐汇的西南门户,正在全力打造成为科创重镇、生态新城和品质新城。与40年前先有园区后有交通配套的漕河泾开发区徐汇本部相比,北杨人工智能创新中心位于华泾,其规划早在初期就考虑融入了两纵两横的轨交网络。该项目坐落于轨交15号线朱梅路附近,毗邻正在建设中的机场联络线、轨交19号线和23号线,具备了超级枢纽的生态TOD属性。
据了解,北杨项目划分为10个地块,包含地铁上盖写字楼、高层总部办公楼、庭院式独栋办公楼、租赁住宅以及逸夫小学等多种建设项目。
其中,B地块位于华发路南侧,即将竣工并交付使用。主要建设内容为高层总部办公楼,单体建筑面积介于7000至3万平方米之间。已有国家级新型研发机构确认入驻,预计将于今年秋季揭开面纱。
北杨项目在初期立项时就明确了“创建产城深度融合的新典范”为目标。在实际规划和建设中,与人相关的各项因素都被优先考虑和安排。
据相关负责人介绍,北杨作为该区新兴的产业平台,紧跟着徐汇区未来产业的前瞻布局,特别针对人工智能和互联网企业的需求,在建筑功能和硬件设施等方面进行了调整。举例来说,部分楼宇的楼板承重和供电量标准会适当提升,以满足企业机房布局的需求;此外,面积在3000至5000平方米之间的花园式独栋办公楼,可满足中小型企业总部办公的需求。
近年来,新建的产业园区开始将保障性社会租赁住房、公共租赁住房和人才公寓纳入规划,这是推动产业与城市深度融合、实现居住与工作平衡的新趋势。
北杨项目计划建设约10万平方米的保障性社会租赁住房,预计于今年年底完工并明年投放市场。这些住房将提供建面约30-90㎡、1-3房多种户型选择。
这里还体现了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住宅区位于整个北杨地块的中心位置,住户可以步行到达园区的各个角落。入住的白领能够在短距离内方便地完成通勤,同时享受休闲娱乐设施,真正实现“生活在工作旁”的便利。
据估算,北杨项目建成后,将引入约4至5万人,包括商业、办公、居住和就学人群。对于目前户籍人口约为3万人的华泾镇来说,这相当于在现有基础上再增加一个华泾镇的人口规模。
为此,北杨地块周边的交通组织工作正在提前进行优化。除了利用“两纵两横”的轨交网络来分流压力外,还将推进长华路、华发路和老沪闵路的拓宽和升级改造。
北杨项目在规划中提出了“活力一街区,未来零距离”的理念。
具体来说,“活力一街区”是指创建一个充满活力的街区,具备温馨氛围、多样功能、全龄友好环境以及舒适健康的生活条件,让周边居民能够享受北杨小镇的各类公共设施。
“未来零距离”旨在围绕绿色出行、智慧发展和低碳生活等方面,构建一个综合性的低碳交通系统,包括汽车、轨道交通、公交、自行车和步道,打造一个低碳环保的智慧城市空间。
免责声明:本页面旨在为广大用户提供更多信息的无偿服务;不声明或保证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和完整性。本站内所有内容亦不表明本网站之观点或意见,仅供参考和借鉴,购房者在购房时仍需慎重考虑。购房者参考本站信息,进行房屋交易所造成的任何后果与本网站无关,当政府司法机关依照法定程序要求本网站披露个人资料时,我们将根据执法单位之要求或为公共安全之目的提供个人资料。在此情况下之任何披露,本网站均得免责。本页面所提到房屋面积如无特别标示,均指建筑面积。 注:本站所有信息未经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抓取等,如有违者必追究法律责任。如有异议可投诉至:Email:133 46734 4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