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前三个月,中国的住房危机没有任何缓解的迹象,中国最大的房地产开发商的新房销售价值同比下降了大约一半。
总体而言,中国前 100 家最大建筑商一季度销售新房价值 7790 亿元,较 2023 年同期下降 47.5%。
尽管一月份采取了一系列支持措施,包括放松购房限制和增加对该行业的贷款,但经济仍持续下滑。 继2月份同比下降60.0%之后,3月份新房销售额同比下降45.8%至3580亿元。
“中短期来看,市场整体走向尚不明确,经营环境仍存在各种不确定性。 预计短期内市场供需不会明显回暖,企业销售将继续面临较大压力。”
预计将持续疲软
尽管环比 2 月增长 92%,但 3 月份新房销售仍低于去年第三和第四季度的月平均水平,创下近 5 年来最弱的 3 月份交易量,克而瑞预测,本月仍将延续低迷轨迹。
“预测4月份,我们认为总成交量可能会延续弱势复苏态势,绝对成交量将与3月份持平或小幅增长。 但基于去年的高基数,同比下降趋势仍将持续。”克而瑞表示。 该组织的数据显示,3月份是中国房屋销售连续第十个月下降。
按价值计算,第一季度十大开发商合计售出房屋价值的 51.9%,其中国家支持的建筑商占其中的八家。
保利发展、中国海外发展和万科以579亿元、572亿元和541亿元的销售额位居期内,绿城中国和华润置地分别以532亿元和456亿元的销售额位列前五。
招商地产、建发地产、龙湖地产、滨江地产、华发地产跻身前十名。
CRIC指出,前100名开发商中有90家的销售额同比下降,无论是3月还是第一季度,其中100家建筑商中有52家的销售额同比下降超过50% 3 月份同比。 一季度,百强开发商中只有16家销售额达到100亿元,而2023年同期有34家、2022年同期有40家。
损失和降级
中国恒大等顶级开发商的违约潮动摇了中国购房者的信心,分析师预计今年开发商的销售将进一步放缓。
惠誉在周四的更新中表示:“我们下调了对中国房地产市场的预测,目前预计,由于新增住房需求持续低迷,2024 年新房销售将下降 5% 至 10%。”
上周,中国最大的私营房地产开发商碧桂园推迟公布2023年财务业绩,理由是需要收集更多信息以做出适当的会计估计和判断。
碧桂园推迟延期之际,至少有 27 家在香港交易所上市的内地开发商上周公布了 2023 年财务业绩,其中 19 家建筑商报告亏损总额达 1,910 亿元。 大多数设法保持盈利的建筑商的利润都大幅下降。
根据克而瑞的数据,总部位于深圳的万科集团是中国去年销售额第二大的建筑商,根据该公司上周四公布的业绩,其 2023 年净利润下滑 46% 至 121 亿元。 本月早些时候,穆迪、标准普尔和惠誉均下调了万科的信用评级,原因是担心收入锐减、融资渠道和流动性减弱。
去年亏损的开发商中,远洋集团、世茂集团、富力地产和佳兆业集团的利润受到的打击最大,各亏损约200亿元,而合景泰富集团2022年的亏损额则翻了一番,达到187亿元。
雅居乐地产、中国奥园、旭辉控股、融创中国、龙光集团、花样年控股、恒盛地产、正荣地产和华侨城(亚洲)均在2022年亏损的基础上于2023年继续亏损,而中国金茂、SOHO中国、宝龙地产 房地产、华南城控股和中骏地产去年均出现亏损。
国有企业华润置地和中国海外发展的表现优于私营同行,其中华润置地 2023 年净利润增长 11.7% 至 314 亿元,而中国海外发展 2023 年净利润增长 10.1% 至 256 亿元。
免责声明:本页面旨在为广大用户提供更多信息的无偿服务;不声明或保证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和完整性。本站内所有内容亦不表明本网站之观点或意见,仅供参考和借鉴,购房者在购房时仍需慎重考虑。购房者参考本站信息,进行房屋交易所造成的任何后果与本网站无关,当政府司法机关依照法定程序要求本网站披露个人资料时,我们将根据执法单位之要求或为公共安全之目的提供个人资料。在此情况下之任何披露,本网站均得免责。本页面所提到房屋面积如无特别标示,均指建筑面积。 注:本站所有信息未经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抓取等,如有违者必追究法律责任。如有异议可投诉至:Email:133 46734 4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