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2025年,我国住房租赁市场正处于变革与调整并行的阶段,保障性租赁住房的供应增长、市场租金的波动以及资本投资的活跃交织在一起,使整个行业充满机遇与挑战。
保障性租赁住房供应攀升,未来趋于稳定
近年来,保障性租赁住房(保租房)成为政府推动租赁市场健康发展的重要抓手。当前,核心八城的新建保租房项目成为市场供应的主力。预计2025年新增入市面积将达880万平方米,2026年则为850万平方米。然而,随着2023-2026年供应高峰期的结束,市场供给将逐步回落,年均供应量或将稳定在340万平方米左右。
需求稳中微降,部分城市租金面临调整
租赁市场的需求端同样在经历变化。2023年,全国核心八城的外来常住人口减少34万人,其中一线城市减少23万,二线城市减少11万。作为租赁市场主力军的流动人口规模下降,使得短期租赁需求受到一定抑制。在供给增长、需求下降的背景下,租金压力显现,部分城市甚至面临租金回落的可能。
资本市场积极布局,投资趋于多元
长租公寓市场的资本流动表现活跃,投资主体日益多元化,涵盖私募基金、资管企业及保险资金等多类机构。其中,一线城市依然是资本布局的首选,尤其是上海,在全国长租公寓大宗交易中占比高达69%。
在投资资产类型上,非居改组类项目的占比高达71%,反映出投资方对成本控制和风险规避的高度敏感性。他们更倾向于能快速变现的项目,而投后运营方面,则偏好收益较高的服务式公寓。
保租房REITs市场扩容,融资渠道不断拓宽
保障性租赁住房公募REITs(房地产投资信托基金)市场迎来快速扩容。截至2024年,已有四支保租房REITs提出扩募计划,行业形成了“首发+扩募”并行的格局。其中,国泰君安城投宽庭REIT、招商基金蛇口租赁住房REIT已成功上市,累计发行规模达95.5亿元。与此同时,建信建融家园REIT已获受理,上海地产租赁住房REIT等项目也相继申报。预计到2025年,保租房REITs的累计发行规模有望突破250亿元,融资渠道将更加宽广。
地方政府深化布局,长租品牌加速成长
自“十四五”规划实施以来,各地政府积极推动保障性租赁住房的发展,郑州、合肥、杭州等城市纷纷成立“安居”类运营主体,以期构建完善的住房租赁体系。这些企业正逐步形成自己的品牌,并致力于提供长期稳定的租赁服务。
以深圳安居为例,该企业自2016年成立以来,经历了自营与合资并行的发展阶段。随着部分合作企业的退出,深圳安居逐步转向全自运营模式,为其他地方国企提供了可借鉴的发展范本。
市场竞争加剧,企业竞争力成关键
随着保障性租赁住房的大规模入市,行业竞争格局日趋激烈。国企背景的租赁企业凭借政策优势,正通过重资产模式进行规模扩张,年内开业规模增幅已达26%。在竞争日益白热化的市场环境中,企业需要不断强化产品力、提升服务水平、优化运营管理,以构筑差异化优势,保持市场竞争力,实现稳步扩张。
结语
2025年,我国长租市场既面临着供应高峰带来的租金调整压力,也迎来了资本涌入与REITs扩容的机遇。在行业变革的关键时期,各方参与者需紧抓政策红利,优化运营模式,提升产品与服务,以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中立于不败之地。
免责声明:本页面旨在为广大用户提供更多信息的无偿服务;不声明或保证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和完整性。本站内所有内容亦不表明本网站之观点或意见,仅供参考和借鉴,购房者在购房时仍需慎重考虑。购房者参考本站信息,进行房屋交易所造成的任何后果与本网站无关,当政府司法机关依照法定程序要求本网站披露个人资料时,我们将根据执法单位之要求或为公共安全之目的提供个人资料。在此情况下之任何披露,本网站均得免责。本页面所提到房屋面积如无特别标示,均指建筑面积。 注:本站所有信息未经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抓取等,如有违者必追究法律责任。如有异议可投诉至:Email:133 46734 4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