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月 31 日,南京宣布全面取消住房限售政策,这一消息如同巨石投入平静的湖面,在房地产市场激起千层浪。政策公布后,市场反应迅速,仅上午 10 点至中午 12 点的两小时内,新增挂牌房源就超过 1000 套。多位南京地产从业者表示,解除限售后,南京楼市挂牌量显著增多,市场供求关系正面临深度调整。
短期内,市场面临明显的 “抛压效应”。南京市房地产学会会长、南京工业大学吴翔华教授指出,大量次新房源集中入市,其中还包含开发商此前的尾盘库存。与此同时,新房供应端也在快速扩容。克而瑞数据显示,2025 年 3 月南京商品住宅供应面积达 34.72 万平方米,同比激增 80.46%,环比更是暴涨 480.79%,且按时间推算,大部分为第四代住宅产品。
业内人士认为,次新房源与新规住宅同场竞争,开发商需在产品迭代、价格策略和营销创新上全面发力,才能在这场供应端变革中抢占先机。此外,4 月 2 日,南京土地市场还将迎来一场土地拍卖活动,这无疑为市场增添了更多变数。
激活市场流动性
南京的限售政策始于 2017 年,当时为抑制房价过快上涨,规定新购住房须取证满 3 年方可交易。这一政策虽有效遏制了投机炒作,但长期执行也带来了一些问题,潜在房源被锁定,改善型购房者 “以旧换新” 的需求受到阻碍。即便后续两次调整放宽了部分群体限制,市场流动性依旧不足。
此次全面取消限售,意味着南京进入 “全流通” 时代。吴翔华分析,2021 年和 2022 年高峰期成交的约 15 万套商品住宅将陆续满足上市条件,部分房源可能流入二手房市场,激活市场流动性,恢复商品房的自由流通。
自春节假期后,南京二手房市场复苏明显,加上传统购房旺季,交易量持续上升,挂牌量也开始回升。统计显示,2 月份南京二手房新增挂牌量环比增加 80%,成交议价空间为 9.6%,环比扩大 0.4%。从成交情况看,当前二手房市场仍是 “以价换量”,不少业主想趁机出售,1 - 2 月整体议价幅度进一步拉大。
市场现状是卖家预期提高,非急售不愿降价;买家则等待捡漏,加上长假因素,成交周期拉长。2 月南京二手房客户平均成交周期 50.3 天,环比增加 5.5 天;房源平均成交周期 194.5 天,环比增加 20.2 天。成交周期的延长,不仅影响市场信心,还制约了置换链条的周转。一位南京本地资深房地产人士表示,大众普遍 “买涨不买跌”,且南京本地家庭多有多套房产,直接置换新房的人并不多。
我爱我家南京认为,取消限售将从供需两端深刻影响市场。供应端方面,预计短期内会出现新增挂牌潮,二手房市场房源数量大幅增加,供给更充裕,房源结构也将更加多元化。需求端上,政策松绑将促使被压抑的购房需求加速释放,特别是改善型购房者的 “以旧换新” 置换需求将得到满足,市场流动性提升,交易活跃度有望上升。
量增质升的转型之路
新房市场的竞争维度也在发生重构。一位华中某房企营销人士坦言,新项目不仅要应对同行新盘竞争,还要面对去年自家项目 “旧货” 的冲击。尤其是《住宅项目规范》实施后,非新规楼盘项目降价促销,第四代住宅凭借碾压式优势占据用户心智,重塑行业标准。
这种产品迭代对购房者决策影响显著。某大型中介机构人士谢先生透露:“客户看过第四代住宅后,对老盘的接受度会直线下降。” 同策研究院联席院长宋红卫将此现象比喻为 “智能手机对传统功能机的迭代”。他表示,当前南京新房价格上涨主要由高品质住宅推动,特别是第四代住宅凭借高赠送、高得房率、高舒适度的 “三高” 优势,成为市场新宠。
根据我爱我家南京统计,二手房与新房的成交量比例已接近 3:1.远高于前几年的 2:1 水平。这表明,一季度二手房成交增速明显低于新房同期表现。
在此背景下,南京同步宣布进一步加大住房公积金支持力度,并推出多项配套措施,包括强化对 45 岁以下青年人刚性购房政策的支持、满足居民置换改善需求并给予购房合同金额 1% 的补助、加快被征收群众安置需求的满足以及盘活企业存量闲置资产等。宋红卫表示:“取消限售政策叠加公积金全家提取做首付等措施,显著降低了刚需和置换入市的门槛,为市场成交量的提升提供了有力支撑。”
短期来看,挂牌量激增可能加剧市场竞争,但长期将推动市场供需再平衡。随着 “全流通” 时代的来临,南京二手房市场有望实现 “量增质升” 的转型,房源选择更丰富、交易流程更顺畅、价格更合理。不过,要实现从 “以价换量” 到 “量价企稳” 的跨越,仍需政策持续引导与市场预期修复共同发力。
广东省城乡规划院住房政策研究中心首席研究员李宇嘉表示:“新的住房定位下,要做的不是阻碍或控制住房流通,而是引导,让整个市场流通起来。当流通频率较高时,不仅能带动消费和内需,还能稳定价格。”
免责声明:本页面旨在为广大用户提供更多信息的无偿服务;不声明或保证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和完整性。本站内所有内容亦不表明本网站之观点或意见,仅供参考和借鉴,购房者在购房时仍需慎重考虑。购房者参考本站信息,进行房屋交易所造成的任何后果与本网站无关,当政府司法机关依照法定程序要求本网站披露个人资料时,我们将根据执法单位之要求或为公共安全之目的提供个人资料。在此情况下之任何披露,本网站均得免责。本页面所提到房屋面积如无特别标示,均指建筑面积。 注:本站所有信息未经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抓取等,如有违者必追究法律责任。如有异议可投诉至:Email:133 46734 4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