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两大老牌房企面临退市摘牌 “千亿房企”落幕

2024-05-13 09:11来源:新房网

  继去年12家房企退市之后,目前中国又有两家老牌房企面临摘牌。今年前四个月,中国房地产销售额同比再降46.8%。“千亿房企”的概念,现在已基本不被提及。

  5月8日,江苏中南建设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的股票“ST中南”再度跌停,且连续20个交易日股价低于1元(14美分),面临摘牌。

  与此同时,上海世茂股份有限公司的“ST世茂”也因为跌破1元面值后连续下跌,即使后续连续涨停,其股价也无法在限定时间内重返1元,因此提前锁定面值退市。

  两家公司都是A股老牌上市公司。其中,中南建设从2000年3月上市,至今已24年。世茂股份则是1994年2月上市,至今已30年。

  面对退市危机,两家公司都曾以公司高管增持股票、出让资产等方式全力保壳,但最终还是无力回天。

  据中国房地产业协会统计,去年中国大陆和香港共有12家房企退市。其中,中国A股有8家企业因“连续20个交易日收盘价均低于1元”而退市;香港H股有4家房企因“主板公司的证券连续停牌18个月,未能按期完成复牌指引”而退市。

  8家退市的A股房企分别为:ST阳光城、ST泰禾、*ST嘉凯、*ST宋都、ST粤泰、ST美置、*ST中天、*ST蓝光。4家退市的H股房企分别为:三盛控股、嘉年华国际、南海控股、新力控股。

  值得注意的是,港股市场还有多家房企处于停牌状态。有十余家涉房企业因延迟刊发2023年业绩而在4月2日“集体停牌”。此前处于停牌状态的还有8家房企。如长期停牌有可能引发退市风险。

  “千亿房企”的兴衰

  中南建设与世茂股份,两家公司都曾是年销售额超过千亿元的“千亿房企”,但同时在2022年掉出千亿房企的行列,再经过不到两年时间同时面临退市。

  上述退市的企业中,还有新力控股、蓝光发展、阳光城、泰禾集团等都曾跻身“千亿房企”行列,但随着房地产行业的整体下行,不得不面对退市的结局。

  “千亿房企”这一概念,最初诞生于2010年,当时地产巨头深圳万科成为中国第一家千亿房企。

  此后中国房地产行业经历了十多年的激进发展,千亿房企逐渐增多。至2020年,中国的千亿房企达到43家的历史峰值。2021年与上年持平。

  然而2020年定调“房住不炒”,随后推出融资“三条红线”及按揭“两条红线”等政策,加之疫情的爆发,以及防疫的清零政策,中国房地产市场进入下行期。

  仅2022年一年时间,千亿房企的数量一下跌去了23家,超过一半。剩下的20家,业绩也大幅缩水。根据中国房地产协会数据,2023年又跌去了四成,千亿房企仅剩12家。

  今年还能剩下几家千亿房企现在还不好说。其实现在已经较少有人再提这个词了,相比之下,“活下去”成为中国房企的关键词。

  千亿房企,走过一轮兴衰的轮回:从最初的销售业绩,演变成房企们竞相追逐的规模、进阶的关键指标;而现在,伴随着中国房地产时代的落幕,“千亿房企”这个词正在退出历史舞台。

  今年的中国房地产市场形势仍然严峻,销售额大幅降低。根据克而瑞地产研究最新公布的报告,今年前四个月,中国房地产市场继续保持低位运行,百强房企实现销售操盘金额同比降低46.8%。

  该报告还说,今年4月,各梯队的销售门槛都已降至近年最低水平。百强销售操盘金额门槛降低47.7%,至18.5亿元。十强房企销售操盘金额门槛降低57.3%,至258.8亿元。

  仅剩六地部分限购

  4月30日,提出“消化存量房产”的去库存政策,鼓励各地放松对买房的限制。

  5月9日,两大省会城市浙江省杭州市与陕西省西安市均宣布,全面取消楼市限购措施。在这两个城市范围买房,均不再审核购房资格。而且自通知发布之日起立即施行。

  杭州市的通知还包括,在杭州市取得合法产权住房的非杭州市户籍人员,可申请落户。

  在此之前,多地都已全面取消限制政策,包括苏州、南京、合肥、济南、青岛、武汉、无锡、宁波、成都、长沙等热门城市。

  房地产市场研究机构中指研究院的监测数据显示,全国范围内,截至目前仅剩六地仍有购房限制,其中包括北京、上海、广州、深圳四个一线城市,还有天津市和海南省。

  此六地中,也已部分取消限购:广州120平方米以上的住房已取消限购;上海也已放开外环外非本市户籍单身购房;天津市最新的政策是,户籍居民购买市内六区120平方米以上新建商品住房取消限购。

  就连管制最严格的首都北京,都放宽了限购。4月30日,北京市下发通知提出,允许在北京拥有两套住房的本地户籍家庭,还可以在五环外再新购一套。这是北京的住房限购政策13年来首次调整。

 

免责声明:本页面旨在为广大用户提供更多信息的无偿服务;不声明或保证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和完整性。本站内所有内容亦不表明本网站之观点或意见,仅供参考和借鉴,购房者在购房时仍需慎重考虑。购房者参考本站信息,进行房屋交易所造成的任何后果与本网站无关,当政府司法机关依照法定程序要求本网站披露个人资料时,我们将根据执法单位之要求或为公共安全之目的提供个人资料。在此情况下之任何披露,本网站均得免责。本页面所提到房屋面积如无特别标示,均指建筑面积。 注:本站所有信息未经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抓取等,如有违者必追究法律责任。如有异议可投诉至:Email:133 46734 4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