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上半年,重点城市的土地市场还是呈现出明显的“缩量”。
对于深圳而言,深圳中原研究中心公布的数据显示,上半年深圳宅地成交仅1宗,成交金额51.79亿元,宅地出让收入创2018年下半年来的新低。与2023年同期相比,成交宗数下降85.7%,成交金额下降超过159亿元。
据悉,上述宅地由中建壹品投资发展有限公司、湖北文旅园区建设发展集团有限公司以51.79亿元联合竞得,该宗地位于梅林关片区,为2023年11月深圳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龙华管理局新调整出的一宗宅地,为两块连片宅地。
尽管楼市优化政策不断,但土地市场表现持续低温。据中指研究院的数据显示,今年前5个月,全国300城各类用地推出4.5亿平方米,同比下滑24.2%,成交3.9亿平方米,同比下滑23.8%。其中,住宅用地推出0.88亿平方米,同比下滑38.6%;成交0.67亿平方米,同比下滑35.2%。
另一边,房企的拿地意愿也并不强。据中指研究院统计,今年前5个月百强房企拿地总额3146亿元,同比下降26.7%,相较今年前4个月降幅进一步扩大。从一线城市的情况来看,前5月一线城市供地面积同比减少近50%,成交面积减少35.8%;二线城市土地成交面积、出让金下降最为明显;三四线城市土地供求则较为平缓。
今年4月,自然资源部印发《关于做好2024年住宅用地供应有关工作的通知》,其中指出商品住宅去化周期超过36个月的,应暂停新增商品住宅用地出让;商品住宅去化周期在18个月~36个月之间的城市,要根据当年度盘活的存量商品住宅用地面积(包括竣工和收回)动态确定新出让的商品住宅用地面积上限。也有业内人士表示,各地供应量缩减加上房地产市场的重点已经转为“去库存”,土地市场有所降温或将是常态。
中指研究院市场研究总监陈文静表示,在去库存方面,地方国企收储已建成未销售商品房的资金及配套政策有望加快落地,同时支持国企收旧换新、允许土地调规、支持收回/收购已出让闲置存量住宅用地等去库存政策也有望逐步落地,以激活市场并帮助企业解困。
免责声明:本页面旨在为广大用户提供更多信息的无偿服务;不声明或保证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和完整性。本站内所有内容亦不表明本网站之观点或意见,仅供参考和借鉴,购房者在购房时仍需慎重考虑。购房者参考本站信息,进行房屋交易所造成的任何后果与本网站无关,当政府司法机关依照法定程序要求本网站披露个人资料时,我们将根据执法单位之要求或为公共安全之目的提供个人资料。在此情况下之任何披露,本网站均得免责。本页面所提到房屋面积如无特别标示,均指建筑面积。 注:本站所有信息未经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抓取等,如有违者必追究法律责任。如有异议可投诉至:Email:133 46734 4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