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强房企5月拿地总金额3146亿元 同比下降超7成

2024-06-05 21:33来源:新房网

  今年5月份,百强房地产企业拿地金额同比下降了74%,降幅环比扩大26%。有业界人士表示楼市库存太大,要买房的民众可以再等等。

  据中指研究院日前发布的消息显示,今年1至5月,百强房企拿地总额为3146亿元,同比下降26.7%,降幅较1月至4月扩大17.2个百分点。5月单月的房企拿地总额由4月的633亿元降至296亿元;5月百强房企拿地金额同比下降了74%,降幅环比扩大26%。

  房企拿地金额减少,对应各地方土地供应也在减少。1月至5月,各地推出的各类用地同比下降24.2%;其中住宅用地共推出0.88亿平方米,同比下降38.6%。

  而房企拿地减少背后是楼市持续疲软,库存较大,去化周期长。

  市场机构易居研究院发布的报告显示,截至4月份,其监测的全国100个城市中有42个城市去化周期超过36个月,37个城市的去化周期处于18至36个月区间,另有21个城市去化周期低于18个月。

  综合来看,百城新建商品住宅库存去化周期即存销比为26.5个月,即按照目前既有的销售速度,市面上的新房库存规模需要26.5个月才能消化完。一般市场认为12个月至14个月是楼市合理去化周期、供需相对平衡的分界线。

  有观点认为市场需求疲弱是目前房地产市场的关键问题。

  易居研究院认为当前各地库存高企、去化周期长的主因还在于需求端消化能力弱。易居研究院表示:“从各地反馈的情况来看,由于各地最近几年土地市场的降温,所以并没有产生太多的库存规模,这也说明高库存的压力主要源于消化能力的偏弱。”

  平安证券发布的研报也表示:地方 “供地限制有一定效果,但核心仍在需求端”。数据显示2022年和2023年,高库存城市土地出让规模已大幅下降,18个库存较高城市出让土地建面同比分别下降43.5%和12.5%,但库存仍处于高位,意味着需求端恢复才是去库存重点。

  从销售的数据来看,房地产去库存仍路途漫漫。5月31日,第三方咨询机构克而瑞发布的百强销售数据显示,5月份,百强房企实现销售操盘金额3224.1亿元,同比降低33.6%,单月业绩规模继续保持在历史较低水平。

  从累计业绩情况来看,1月~5月百强房企销售操盘金额为14,133.7亿元,同比下降44.3%。

  另外,房地产的资金仍然未见好转,依然吃紧。

  据中指研究院官微6月5日消息,2024年5月房地产企业债券融资总额为216.6亿元,同比下降52.9%,环比下降59.9%。

  为了刺激持续疲软的楼市,各地纷纷推出了各种刺激措施,从一线城市上海、广州到三四线城市,纷纷推出降首付、降利率、降买房门槛等等政策。

  但原东方证券首席经济学家邵宇分析说:“其实现在大家缺的不是杠杆,因为杠杆就意味着债务。人们缺的更多的是月供,即现金流。在预期收入平稳增长的情况下,可能会有更多人愿意加一些杠杆。”

  邵宇表示,目前房地产的金融属性还没有完全回归。他认为:“如今,房地产市场总体供给过剩,居民的杠杆也比较大,(想买房的)可以再等一等,特别是非重点区域还可以再等等看。”

免责声明:本页面旨在为广大用户提供更多信息的无偿服务;不声明或保证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和完整性。本站内所有内容亦不表明本网站之观点或意见,仅供参考和借鉴,购房者在购房时仍需慎重考虑。购房者参考本站信息,进行房屋交易所造成的任何后果与本网站无关,当政府司法机关依照法定程序要求本网站披露个人资料时,我们将根据执法单位之要求或为公共安全之目的提供个人资料。在此情况下之任何披露,本网站均得免责。本页面所提到房屋面积如无特别标示,均指建筑面积。 注:本站所有信息未经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抓取等,如有违者必追究法律责任。如有异议可投诉至:Email:133 46734 4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