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誉置业终止债务重组 昔日地产资本玩家步入落幕

2025-02-05 18:44来源:新房网

  在房地产市场持续低迷的背景下,天誉置业(00059.HK)成为2025年首家宣布终止债务重组的房企。2月3日,该公司正式发布公告,表示董事会经过慎重考量后决定终止重组支持协议,意味着其债务重组计划正式画上句号。

  债务重组梦碎,天誉置业无奈退场

  公告指出,尽管过去两年半公司做出了诸多努力,但始终未能获得足够资金支持重组。即便能够成功筹集资金,由于房地产市场环境持续低迷,天誉置业的业务状况已大幅恶化,导致无法按照原定计划实现销售收益,以履行相关支付义务。因此,公司决定放弃继续推进重组。

  值得注意的是,早在2024年6月,天誉置业曾尝试延长重组期限至2025年3月31日,以争取更多时间。但最终,公司选择提前两个月宣布终止,显然已无力回天。

  从地产资本玩家到深陷债务泥潭

  作为粤系房企代表之一,天誉置业的创始人余斌曾是地产资本市场的重要玩家,与恒大许家印有着颇深渊源。除了天誉置业,他还曾是绿景控股的董事长,该公司是他于2006年从许家印手中接手的。

  余斌最初从医生转行,顺应上世纪90年代的“下海潮”进入房地产行业,曾在广州国际信托公司担任房地产开发经理,随后在1997年创立广州市天誉房地产开发公司,并于2004年成功借壳上市,打造天誉置业。凭借大湾区资源优势,公司先后开发了广州火车东站“天誉花园”、天河北“天誉华庭”等高端项目。

  然而,随着市场环境变化,天誉置业的债务问题逐渐暴露。2021年,公司首次面临债务违约。2022年8月,债权人向法院申请清盘,公司随即发布“有关委任联合临时清盘人及呈请”的公告,提前拉响危机警报。

  债务违约超5亿美元,资不抵债

  根据企业预警通数据,天誉置业存续债券共10只,其中两笔中资离岸债已违约,累计金额高达5.39亿美元。财务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6月30日,公司总资产205.5亿元,总负债236.6亿元,已处于资不抵债状态。上半年公司实现营收4.49亿元,同比下降51.65%,总利润亏损9亿元,净利润亏损8.5亿元,整体经营持续恶化。

  此外,公司账面现金流极度紧张。截至2024年6月底,天誉置业的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余额仅为2614.3万元,远无法支持债务偿还。

  房企债务重组困境:有人坚持,有人放弃

  天誉置业的彻底退出,折射出当下房地产行业债务重组的复杂局势。据统计,目前已有恒大、新力控股、融创中国、大发地产、福晟国际等多家房企被提起清盘呈请,但各家企业的应对策略却截然不同。

  例如,融创中国在完成境内154亿元债务重组后,仍在寻找境外债解决方案;碧桂园1月9日公布境外债务重组方案,并完成股票复牌;部分房企如正荣、旭辉、融信等仍处于债权人与公司博弈的胶着状态,债权人频繁通过社交平台表达诉求。

  而另一边,恒大仍在面临混乱的债务清盘程序。2月3日,恒大发布公告称,其附属公司“天基控股”的清盘呈请被延期至2月17日审理。此外,恒大多项境外资产,包括豪宅、私人飞机、游艇等已被冻结,尽管如此,恒大仍未找到有效的重组方案。

  业内人士分析,债务重组仍是大多数出险房企的主要选择,但成功的前提是具备一定资产可供处置,并愿意进行股权调整、债转股等方案。而像天誉置业这样无力推动重组的房企,则只能选择退出市场,让位于更具生存能力的企业。

  随着市场调整的持续推进,房地产行业的洗牌仍在加速。未来,还将有更多房企面临生死抉择。

免责声明:本页面旨在为广大用户提供更多信息的无偿服务;不声明或保证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和完整性。本站内所有内容亦不表明本网站之观点或意见,仅供参考和借鉴,购房者在购房时仍需慎重考虑。购房者参考本站信息,进行房屋交易所造成的任何后果与本网站无关,当政府司法机关依照法定程序要求本网站披露个人资料时,我们将根据执法单位之要求或为公共安全之目的提供个人资料。在此情况下之任何披露,本网站均得免责。本页面所提到房屋面积如无特别标示,均指建筑面积。 注:本站所有信息未经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抓取等,如有违者必追究法律责任。如有异议可投诉至:Email:133 46734 45@qq.com

相关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