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深圳市政府在官网 “深圳政府在线” 正式发布《深圳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 - 2035 年)》全文,展现了 2035 年的 “新” 深圳。深圳梦将持续解读,今天特别介绍深圳各区规划指引,这将深刻影响深圳城市空间规划,未来深圳人也将按照这个规划指引搞钱、住房、上学。
福田区:打造中央商务区新引擎
福田区规划指引的发展策略,是打造以福田中心区、河套深港科技创新合作区、香蜜湖新金融中心为核心的中央商务区新引擎。在协同发展上,推进河套深港科技创新合作区深圳科技园建设,与香港新界北地区协同发展。同时,将福田中央商务区的高端金融服务功能延伸至香蜜湖片区,沿深南大道打造金融服务核心街区。在创新空间打造上,大力改善梅林、车公庙等片区的环境和配套水平。生态方面,塑造山水连通的绿色生态网络,打造中央活力圈。文化方面,依托重点文体设施,打造粤港澳大湾区文化艺术地标集聚地。
主要指标上,到 2035 年,全区陆域生态保护红线 7.38 平方千米,城镇开发边界 58.24 平方千米,按照 155 万常住人口规模配置较高品质住房以及基础教育设施。
罗湖区:深港融合,老城区焕新
罗湖区规划指引的发展策略,是加快罗湖、文锦渡、莲塘三大口岸功能与区域经济融合发展,推进深港口岸经济带先行启动区建设。在城区更新上,重点推进多个统筹片区的二次开发,优化用地结构。产业发展上,将笋岗-清水河片区打造为人工智能和生命健康产业基地,蔡屋围片区发展新兴金融业态,推动东门片区商圈转型升级。生态方面,依托自然区域,构建生态网络安全格局。
到 2035 年,全区陆域生态保护红线 22.28 平方千米,城镇开发边界 36.16 平方千米,按照 110 万常住人口规模配置较高品质住房以及基础教育设施。
盐田区:宜居幸福精品城区
盐田区规划指引的发展策略,是融合山、海、城、港多元城市意象,打造小而美的宜居幸福精品城区。在产业协作上,加强与龙岗、坪山的物流产业联动,与大鹏促进海洋经济、滨海旅游等合作发展。商业方面,推动沙头角深港国际消费合作区落地,打造离岸商贸核心区。旅游方面,推进大鹏湾 / 印洲塘生态康乐旅游圈建设,探索恢复梅沙旅游口岸功能。港口发展上,实现盐田港转型升级,提升高端航运服务能力。
到 2035 年,全区陆域生态保护红线 31.36 平方千米,城镇开发边界 29.76 平方千米,按照 30 万常住人口规模配置较高品质住房以及基础教育设施。
南山区:增强湾区辐射带动能力
南山区规划指引的发展策略,是加快深圳湾、后海两大总部基地建设,携手前海增强辐射带动能力。在重点片区建设上,统筹推进留仙洞、西丽湖、西丽高铁新城等重点片区规划建设。产业发展上,发挥产、学、研一体化优势,推动产业空间和结构双升级。生态与公共空间打造上,构建绿色景观廊道,打造公共空间体系。文化方面,加强特色历史与当代人文特征保育,打造赤湾文博圈。
到 2035 年,全区耕地保有量不低于 95 亩,永久基本农田不低于 95 亩,陆域生态保护红线 20.24 平方千米,城镇开发边界 126.89 平方千米,按照 200 万常住人口规模配置较高品质住房以及基础教育设施。
宝安区:提升综合服务能级
宝安区规划指引的发展策略,是支持前海深化改革开放和创新发展,提升宝安北片区的规划建设品质和综合服务能级。产业转型上,推动传统制造向智能制造转型升级,布局战略性新兴产业。生态治理上,与东莞市、光明区共同推动茅洲河水环境协同治理及品质提升。民生方面,加大民生服务类设施用地供给。
到 2035 年,全区耕地保有量不低于 6014 亩,永久基本农田不低于 5626 亩,陆域生态保护红线 65.54 平方千米,城镇开发边界 258.71 平方千米,按照 445 万常住人口规模配置较高品质住房以及基础教育设施。
龙岗区:建设深圳东部综合服务中心
龙岗区规划指引的发展策略,是依托大运深港国际科教城和龙岗中心城,建设深圳东部综合服务中心。产业发展上,以坂雪岗科技城为核心打造世界级电子信息产业集群承载区,发挥平湖枢纽能级打造市级功能中心,加快宝龙科技城等重点片区建设,携手坪山打造深圳东部新能源高铁新城。生态方面,规划建设三大绿廊,维护生态系统完整性和连续性。文化方面,弘扬传统文化,提升文化街区品质,推进文物活化利用。
到 2035 年,全区耕地保有量不低于 3415 亩,永久基本农田不低于 3172 亩,陆域生态保护红线 47 平方千米,城镇开发边界 253.56 平方千米,按照 425 万常住人口规模配置较高品质住房以及基础教育设施。
龙华区:打造创新型新城
龙华区规划指引的发展策略,是以深圳北站国际商务区为核心,促进现代服务业集聚。提升观湖片区服务能级,建设鹭湖中心城。产业发展上,依托梅观创新产业走廊建设湾区现代化国际化创新型新城,加快九龙山数字城建设,促进数字技术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文化方面,强化大浪、观澜的时尚文化内涵。民生方面,大力推进学位短缺片区中小学建设等。生态方面,加强沿线碧道和绿道串联,打通通风廊道。
到 2035 年,全区耕地保有量不低于 868 亩,永久基本农田不低于 842 亩,陆域生态保护红线 19.39 平方千米,城镇开发边界 136.86 平方千米,按照 250 万常住人口规模配置较高品质住房以及基础教育设施。
坪山区:打造 “三生融合” 示范区
坪山区规划指引的发展策略,是提升坪山站枢纽能级,建设站前商务区和燕子湖片区,联动龙岗推进深圳东部新能源高铁新城建设。产业发展上,打造国际一流的坪山高新片区,建成生物医药科技产业城等。区域融合上,促进与惠阳、大亚湾的融合发展,打造 “三生融合” 示范区。科技合作上,强化与香港科技产业生态的深度融合,打造深港科技创新合作区延伸区。生态与文化方面,营造生态空间格局,打造东部文化新高地。
到 2035 年,全区耕地保有量不低于 4178 亩,永久基本农田不低于 4078 亩,陆域生态保护红线 47.41 平方千米,城镇开发边界 82.41 平方千米,按照 110 万常住人口规模配置较高品质住房以及基础教育设施。
光明区:建设光明科学城
光明区规划指引的发展策略,是加快建设世界一流的光明科学城,联动松山湖-中子科学城等片区,支撑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建设。科研平台布局上,依托重大科技基础设施集群和各片区,布局各类平台。城区建设上,以国际一流标准建设光明中心区,打造高品质生活配套环境和公共服务体系。生态方面,依托茅洲河绿廊和郊野公园构建蓝绿活力环,建设绿色发展示范区。
到 2035 年,全区耕地保有量不低于 14782 亩,永久基本农田不低于 13232 亩,陆域生态保护红线 24.89 平方千米,城镇开发边界 87.29 平方千米,按照 140 万常住人口规模配置较高品质住房以及基础教育设施。
大鹏新区:生态引领,旅游高端发展
大鹏新区规划指引的发展策略,是坚持生态引领,加强对山、海的系统保护利用与修复。在绿色发展上,探索自然资源资产核算和碳排放交易权试点。旅游发展上,挖掘特色文化资源,打造多种形式旅游业态,推进旅游业高端发展。交通方面,加快推进轨道交通等对外通道建设。城区发展上,提高葵涌中心区的空间品质和综合配套水平。产业发展上,以坝光片区为核心发展生物医药产业等,以新大-龙岐片区为载体建设龙岐湾滨海旅游度假区。
到 2035 年,全区耕地保有量不低于 3041 亩,永久基本农田不低于 2980 亩,陆域生态保护红线 192.25 平方千米,城镇开发边界 60.86 平方千米,按照 35 万常住人口规模配置较高品质住房以及基础教育设施。
深圳各区的规划指引各有特色,从产业发展到生态建设,从民生保障到城区更新,这些规划将全方位塑造 2035 年的深圳。如果你还想了解特定区域更详细的规划内容,比如某区某产业的具体发展方向,都可以随时告诉我。
免责声明:本页面旨在为广大用户提供更多信息的无偿服务;不声明或保证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和完整性。本站内所有内容亦不表明本网站之观点或意见,仅供参考和借鉴,购房者在购房时仍需慎重考虑。购房者参考本站信息,进行房屋交易所造成的任何后果与本网站无关,当政府司法机关依照法定程序要求本网站披露个人资料时,我们将根据执法单位之要求或为公共安全之目的提供个人资料。在此情况下之任何披露,本网站均得免责。本页面所提到房屋面积如无特别标示,均指建筑面积。 注:本站所有信息未经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抓取等,如有违者必追究法律责任。如有异议可投诉至:Email:133 46734 4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