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解决住宅小区公共收益管理长期存在的不透明、不规范等难题,给广大业主营造一个更加公平、有序的居住环境,湖州市建设局物管中心重磅推出《湖州市住宅小区公共收益规范化管理指导手册》,标志着湖州在住宅小区公共收益管理领域,迈向了更加标准化、精细化的全新阶段。
在日常生活中,住宅小区的公共收益常常被忽视。所谓公共收益,指的是借助小区内物业经营用房、公共区域和设施设备开展经营活动后,刨除法定税费、运营成本所剩余的收益。这些收益归全体业主所有。但由于此前缺乏统一规范,一些小区在公共收益的管理和使用上乱象丛生,引发业主的不满与质疑。
《湖州市住宅小区公共收益规范化管理指导手册》的出台,给这一混乱局面画上了句号。该手册从账户管理、使用流程、管理主体等多个层面,对公共收益管理进行了全面且细致的规范。
在账户管理与公示层面,手册明确规定,公共收益必须通过专门账户存储,独立进行账目核算,并定期向业主公示,以确保每一笔收支都清晰透明,接受业主的监督。在使用流程上,手册建议按照支付金额,对公共收益的使用项目进行分级管理。业主委员会在业主大会授权的额度范围内,可以直接决定公共收益的使用,并向社区备案;一旦超出授权额度,就必须召开业主大会进行集体决策,并向社区提交书面报告,从而让社区的监管职责得到进一步落实。
关于管理主体的界定,手册有着明确规定:在业主大会成立之前,如果前期物业服务合同约定由物业服务公司负责公共收益管理,物业服务公司作为管理主体,但其名下不得设立公共收益账户;若合同未作约定,由街道办事处、乡镇政府或居(村)委会负责管理。业主大会成立后,公共收益原则上由业主委员会负责管理;经业主大会授权,业主委员会可委托物业服务公司管理,但同样不能将账户设立在物业服务公司名下。对于已成立业主大会,却尚未成立业主委员会的小区,仍由街道办事处、乡镇政府或居(村)委会代为管理。
湖州市建设局物管中心的相关负责人表示,《湖州市住宅小区公共收益规范化管理指导手册》的实施,将有效填补公共收益管理的制度空白,通过构建统一的标准和规范的流程,让公共收益的管理更加透明、合理。这一举措不仅能切实维护业主的合法权益,还将推动全市住宅小区物业管理行业的健康发展,助力打造更加和谐、美好的社区环境 。
免责声明:本页面旨在为广大用户提供更多信息的无偿服务;不声明或保证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和完整性。本站内所有内容亦不表明本网站之观点或意见,仅供参考和借鉴,购房者在购房时仍需慎重考虑。购房者参考本站信息,进行房屋交易所造成的任何后果与本网站无关,当政府司法机关依照法定程序要求本网站披露个人资料时,我们将根据执法单位之要求或为公共安全之目的提供个人资料。在此情况下之任何披露,本网站均得免责。本页面所提到房屋面积如无特别标示,均指建筑面积。 注:本站所有信息未经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抓取等,如有违者必追究法律责任。如有异议可投诉至:Email:133 46734 4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