取消公摊影响房屋总价吗?公摊不是越小越好

2025-02-07 10:31来源:新房网

  近年来,公众对取消商品住房公摊面积的呼声日益高涨。多地政府对此作出回应,宣布逐步“取消公摊面积”,推行商品房按套内建筑面积计价销售。

  例如,湖南衡阳宣布自2025年1月1日起,全市商品房将实行按套内建筑面积(专有建筑面积)计价销售。河北省张家口市在去年年末发布政策,鼓励现房销售,并逐步推进取消公摊。湖南湘潭也在去年9月表示,将优化住房销售方式,允许房地产开发企业按套内面积(不含公摊面积)计价宣传销售。此外,广东肇庆于去年4月宣布商品房实行按套内面积计价宣传销售。

  有人认为,取消公摊意味着购房者不再需要为不使用的部分付费,买房成本将降低。然而,取消公摊真的能省钱吗?

  取消公摊是否影响房屋总价?

  公摊面积主要指分摊的公用建筑面积,包括电梯井、管道井、楼梯间、公共门厅等。公摊面积加上套内建筑面积等于房屋建筑面积。在中国,绝大多数城市的房屋计价以建筑面积为准,购房者需要为公摊部分付费。

  严格来说,公摊面积无法完全取消,因为没有电梯、楼梯间等公共设施的房子无法居住。近期各地推行的“取消公摊”政策,实际上是计价方式的调整。类比购买海鲜,带壳的和去壳的,花一样的钱,实际能吃的部分相差无几。

  中指研究院政策研究总监陈文静表示,改变计价方式对房屋总价影响较小,但如果部分项目改为按套内面积计价,住房单价可能会上涨。此外,物业费通常按建筑面积计算,若改为按套内面积计算,物业费单价也可能相应提高,最终用房成本未必降低。

  例如,广东肇庆已实施按套内面积计价,但物业费仍按原标准计算。取消公摊更多体现在交易环节的计价方式上,更多是一种“算术”调整。

  公摊面积并非越小越好

  直观来看,公摊面积越小,室内居住面积越大,似乎对购房者更有利。然而,事实并非如此。

  广东省住房政策研究中心首席研究员李宇嘉指出,合理的公摊面积(如楼道、楼梯、电梯、外墙、大堂等)是必要的,既能提高居住舒适性,也能保障建筑安全。中原地产首席分析师张大伟也表示,过度压缩公摊面积可能导致社区品质下降,如楼道、会所、大堂等公共空间缩水,影响居住体验。

  此外,公摊计价的存在与中国大多数地区实行的小区制而非街区制有关。小区依赖开发商建设,开发商将社区内公用部分的成本分摊到建筑面积中。

  公摊面积的真正问题

  大多数购房者并非反对公共空间的存在,而是对公摊面积的不满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

  1. **计算不透明**:公摊面积的计算方式、范围和规划设计过于专业,购房者往往不清楚自己为哪些公摊部分付费,以及具体付费金额。

  2. **开发商违规行为**:部分开发商存在违规增加公摊面积的行为,甚至将不应计入公摊的部分(如地下室、车库、警卫室等)纳入公摊范围。

  此外,公摊部分的未来收益(如电梯广告)通常被开发商或物业公司获取,而这些收益本应属于业主共有。因此,问题的根源在于公摊面积的不透明和管理不规范。

  ### 真正的好消息:得房率提升

  虽然按套内面积计价未必能直接省钱,但它有助于提高市场透明度,减少信息不对称,帮助购房者更好地决策。此外,真正意义上的改变正在发生:多地正在推动提升得房率,这为购房者带来了实际利益。

  例如,浙江绍兴、温州、金华、湖州等城市在新推地块中提出:“空中花园绿化阳台不计入住宅建筑面积和容积率,小区景观绿化亭廊、开放式风雨连廊等公共开敞空间不计入容积率。”广州也实施了新规,允许半开敞阳台(按一半计算面积)占比扩大至20%。长沙则优化了阳台等空间面积的计算规则。

  这些调整在保证公摊面积的同时,减少了房产证上的建筑面积与实际使用面积之间的差额,真正向“本上写多少,实际住多少”的方向靠拢。

  业内预计,随着“好房子”建设的推进,住房设计、计价方式的调整将加速,更多实打实的让利举措将陆续出台,为购房者带来更多实惠。

免责声明:本页面旨在为广大用户提供更多信息的无偿服务;不声明或保证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和完整性。本站内所有内容亦不表明本网站之观点或意见,仅供参考和借鉴,购房者在购房时仍需慎重考虑。购房者参考本站信息,进行房屋交易所造成的任何后果与本网站无关,当政府司法机关依照法定程序要求本网站披露个人资料时,我们将根据执法单位之要求或为公共安全之目的提供个人资料。在此情况下之任何披露,本网站均得免责。本页面所提到房屋面积如无特别标示,均指建筑面积。 注:本站所有信息未经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抓取等,如有违者必追究法律责任。如有异议可投诉至:Email:133 46734 45@qq.com

相关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