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上市房地产企业格力地产宣布退出房地产开发业务,剥离相关资产,与此同时置入免税店业务。这对于持有格力地产股票的投资来说,确实是一个好消息,格力地产也不出意外的涨停了。
知名房企退出房地产企业,格力地产不是第一个吃螃蟹的,也不是个例。2024年4月,上市公司华远地产就发布公告,将房地产开发业务资产剥离至控股股东,聚焦于代建、酒店经营、资产管理与运营、物业管理、城市运营服务等业务,实现业务的战略转型。
2024年6月,美的置业发布公告,将进行股权重组,将全资持有的房地产开发业务产权从上市公司剥离至控股股东,美的置业这一上市平台将专注于物管、商管等经营性业务及代建代销业务等。
知名房企纷纷退出房地产开发业务,将相关资产负债置出上市公司,显然是受了高人指点。
如果上市房企死抱着房地产开发业务不放,其上市公司的业绩将随着房地产的没落而跌落谷底,并且短时间无法翻身。根据上市的相关规定,这些企业将毫无意外地退市,股权在手里也会变成废纸。
如果将房地产开发业务置出上市公司,无论是置入免税店资产,还是物业,都能保证上市公司的财报的漂亮。可以维持上市公司的融资功能。另外,剥离的房地产产开发业务,其处置无需披露,不会把房地产的龌龊暴露在公众视野之下。
显然,知名房企上市公司是玩了一把“金蝉脱壳”的好把戏。最后就看相关部门是否会让其顺利通过了。这也印证了房地产行业已入寒冬,还想着房价会东山再起的人,可能需要再好好想想了。
如果知名房企的这种操作成功实现,那么大量房企上市公司将纷纷有样学样。房地产开发企业纷纷转身为物业管理企业。大家可能要担心物业管理费上涨了。
免责声明:本页面旨在为广大用户提供更多信息的无偿服务;不声明或保证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和完整性。本站内所有内容亦不表明本网站之观点或意见,仅供参考和借鉴,购房者在购房时仍需慎重考虑。购房者参考本站信息,进行房屋交易所造成的任何后果与本网站无关,当政府司法机关依照法定程序要求本网站披露个人资料时,我们将根据执法单位之要求或为公共安全之目的提供个人资料。在此情况下之任何披露,本网站均得免责。本页面所提到房屋面积如无特别标示,均指建筑面积。 注:本站所有信息未经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抓取等,如有违者必追究法律责任。如有异议可投诉至:Email:133 46734 4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