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久没来板桥了,今天碰巧路过,变得实在太潮了!” 近日,市民赵女士驾车途经成都市双流区黄水镇老川藏路板桥段时,被道路两旁的精致布置吸引,忍不住大加夸赞。
板桥美食街区核心区地处藏卫路主路及老川藏路两侧。如今漫步街区,宽阔整洁的道路间藏满巧思——兼具文化内涵、景观价值与复古风格的互动小品错落分布,特色鲜明的店招整齐排列,让街区“文化味”“烟火气”与“时尚范”三者兼备。
改头换面:旧街区焕新颜
过去街区遍布着铁皮大排档、废品回收点等低端杂乱业态,环境脏乱差。双流区城市管理和综合行政执法局协同各部门、属地,通过几年持续不断的努力,实现了从“破烂街”到“美丽街”的华丽转身,环境更宜居、社区更宜业。
改造过程中,相关部门协同属地以培育优化5个消费场景为抓手,在保留原汁原味市井气息的基础上,采用“微更新”方式,精准推进街巷风貌优化、基础设施升级与文化氛围营造;同时充分利用现有立面空间,植入自然生态的四季花园概念,将街区打造成集美食、美景于一体的花园式消费场所。“店招统一后,客人更容易找到店,生意都好了些”,街区商家张老板对改造带来的变化深有感触。
多方受益:民生事见实效
改造提升后,板桥美食街区的变化实实在在:街容街貌显著改善,卫生环境“无垃圾、无油污、无异味”,门店招牌与公共空间视觉效果既整体协调又各具特色;基础设施全面升级,地下管网改造完成,实现雨污分流;交通服务更趋优化,共享自行车停放点布局合理,路内路外停车秩序规范,公共停车场供需基本平衡,客流集散高效有序,周边道路拥堵现象明显缓解。
此外,街区沿线还设置了多个打卡点,方便市民、游客拍照分享,在提升街区知名度的同时,也为大众提供了更优质的休闲体验,助力拉动消费增长。居民陈大爷每天都会来别院坝坝茶旁的绿植区遛弯:“以前这儿就是光秃秃的墙,现在有花有草,跟小公园似的”。
长效推进:新路径谋长远
在长效管理方面,板桥社区依托黄水镇党委“党组织下沉”部署,探索出“党建引领、多元共治”的精细化路径。社区率先在全镇创立商圈网格党小组“微阵地”,成立板桥商家党小组并为 15 家党员商家店挂牌;随后由商家党小组牵头成立板桥餐饮文创联盟,制定《商家联盟协议》,引导商家签字承诺遵守章程,凝聚合力发展餐饮文化产业。
“签了协议,大家承诺不占道经营、不随意倒垃圾,街区卫生比以前好太多”,党员商家王大姐表示,联盟的成立让商户们从“各自经营”变成“齐心维护”,街区管理更有序。同时,社区对文昌书院旁约10亩的小游园进行互动性改造,推动文昌书院与小游园有机结合,让街区成为集逛街购物、美食品尝、街头休闲运动、社交聊天于一体的慢生活空间。
干净整洁的街道、规范有序的管理,既是彰显城市形象的靓丽名片,更是满足群众多元化、多层次消费需求,惠及市民与游客的民生工程。如今的板桥美食街区,不仅让周边居民居住环境显著改善,更吸引了大批实力商家入驻。
“街区提质切实改善了我们的居住条件,给了街区新的生命力,既重‘面子’也重‘里子’,‘好看’和‘好住’兼顾,生活更便捷、更舒心了。”看着绿意盎然、复古风情与现代气息交融的街区,居民们满是自豪与幸福。
谈及下一步规划,双流区城市管理和综合行政执法局相关工作人员表示,将继续联动相关部门、协同社区,科学合理增设街区停车位,常态化加强街区秩序维护;在做好全域日常清扫保洁的基础上,聚焦店招管理、节点打造、秩序维护持续发力,推动实现环境净化、节点美化、空间序化;同时持续开展街区立面改造及互动场景打造,让食客在街区真正实现 “有得吃、有得看、有得玩、有得听”。
免责声明:本页面旨在为广大用户提供更多信息的无偿服务;不声明或保证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和完整性。本站内所有内容亦不表明本网站之观点或意见,仅供参考和借鉴,购房者在购房时仍需慎重考虑。购房者参考本站信息,进行房屋交易所造成的任何后果与本网站无关,当政府司法机关依照法定程序要求本网站披露个人资料时,我们将根据执法单位之要求或为公共安全之目的提供个人资料。在此情况下之任何披露,本网站均得免责。本页面所提到房屋面积如无特别标示,均指建筑面积。 注:本站所有信息未经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抓取等,如有违者必追究法律责任。如有异议可投诉至:Email:133 46734 4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