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资讯 > 租房 > 正文

深圳:今年拟新开工建设60个保租房项目 筹集16万套房源

2023-02-15 09:34:19 来源:深圳卫视深视新闻、深圳特报

  原标题:建设筹集保障性住宅16万套,新增学位20万个…2023深圳这样干

  昨日上午,深圳市七届人大四次会议开幕,深圳市市长覃伟中代表深圳市人民政府,向大会报告政府工作。

  会上,深圳市市长覃伟中作政府工作报告。报告表示,深圳今年经济社会发展主要预期目标是:地区生产总值增长6%,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6%,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6%以上,全社会研发投入增长8%以上,居民消费价格涨幅控制在3%左右,新增就业18万人,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稳步增长。

  2023年部分重点工作

  加快建设全球领先的重要的先进制造业中心

  瞄准高端前端顶端,实施产业质量提升行动。坚持制造业立市之本,突出制造业当家,全年完成工业投资超2000亿元、增长20%以上。做大做强“20+8”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和未来产业,巩固提升网络与通信、智能终端、高端医疗器械等产业集群领先优势,推动生物医药、工业母机、新材料等产业集群取得更大进展,抢抓新能源汽车、新型储能产业发展风口,积极培育合成生物等未来产业新增长点,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达1.4万亿元。建设全球时尚之都。积极发展金融、研发、设计等现代服务业。

  突出集聚集群集约,实施产业平台提效行动。高水平打造宝安燕罗、龙岗宝龙、龙华九龙山、坪山高新南、光明凤凰、深汕智造城等20大先进制造业园区。高标准规划建设新一代世界一流汽车城。建设数字经济核心区。积极推进工业软件园、高端电子化学品园区等特色园区建设。加快推进“工业上楼”,新增2000万平方米低成本、优质、定制化厂房空间。

  注重高质高效高新,实施产业项目提速行动。建成投产深汕比亚迪汽车工业园二期等项目,推动中芯国际12英寸生产线达产满产。新开工建设5个以上百亿元级、10个以上三十亿元级重大工业项目。全面加强招商引资、招才引智。

  聚焦稳企援企利企,实施市场信心提振行动。出台实施支持中小微企业纾困及高质量发展措施,新增小微企业首贷户2万户以上,新增普惠小微贷款2000亿元、制造业贷款1500亿元、科技型企业贷款2000亿元。

  对标最高最好最优,实施营商环境提升行动。推出营商环境6.0版改革措施,把一流营商环境打造成为深圳最闪亮的金字招牌。

  加快建设具有全球重要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

  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实施基础教育百万学位建设计划,新增基础教育学位20万个。新组建25个公办中小学教育集团。支持南方科技大学建设世界一流研究型大学、深圳大学建设高水平综合性大学,办好香港中文大学(深圳)等高校,一体规划建设深圳海洋大学、深海科考中心、海洋博物馆,推动深圳理工大学“去筹”设立,开工建设深圳创新创意设计学院。争取深圳职业技术学院成为本科层次职业院校。

  探索新型举国体制深圳路径。推动重大创新平台产出更多引领性成果。加快建设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对标世界一流建设全新机制深圳医学科学院。实施165个基础研究重点项目。开展20个重大科技专项、300个科技攻关项目。高水平建设好国家高性能医疗器械、第三代半导体技术等创新中心。

  主动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

  扩大高质量投资。全年固定资产投资规模力争迈上1.0万亿元新台阶。适度超前推进交通、能源等基础设施建设。开展“极速先锋城市建设”行动。加快深圳湾超级总部基地、香蜜湖新金融中心、北站国际商务区、空港新城、海洋新城、大梧桐生态融合区、清水河总部新城、光明中心区、坪山燕子湖、盐田海洋产业集聚区、坝光国际生物谷等重点片区规划建设。

  加快建设具有全球重要影响力的消费中心。建设罗湖全域、福田中心、后海-深圳湾、前海湾、大空港等世界级商圈,新增首店、旗舰店、新概念店1000家以上,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7.0%。

  高水平举办粤港澳国际汽车博览会、消费电子展、国际高性能医疗器械展、全球数字能源展会。高标准规划建设大鹏环龙岐湾片区等重大项目。

  加快建设具有全球重要影响力的物流中心。打造港口型国家物流枢纽,港口集装箱吞吐量达3100万标箱,机场旅客吞吐量4500万人次以上,提升全球供应链资源配置和贸易服务能力。

  加快建设与经济中心城市相匹配的金融中心。畅通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血脉,打造创新资本形成中心、国际财富管理中心、金融科技中心、可持续金融中心,实现“20+8”产业“一集群、一基金”全覆盖。

  2023年经济社会发展主要预期目标

  地区生产总值增长6%;

  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6%;

  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6%以上;

  全社会研发投入增长8%以上;

  居民消费价格涨幅控制在3%左右;

  新增就业18万人;

  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稳步增长;

  2023年部分重点工作安排

  经济发展:

  瞄准高端前端顶端,实施产业质量提升行动。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达1.4万亿元。

  突出集聚集群集约,实施产业平台提效行动。高水平打造宝安燕罗、龙岗宝龙、龙华九龙山、坪山高新南、光明凤凰、深汕智造城等20大先进制造业园区。

  注重高质高效高新,实施产业项目提速行动。新开工建设5个以上百亿元级、10个以上三十亿元级重大工业项目

  聚焦稳企援企利企,实施市场信心提振行动。新增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100家、国家高新技术企业1000家。

  对标最高最好最优,实施营商环境提升行动。推出营商环境6.0版改革措施。

  教育、科技、人才:

  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新增基础教育学位20万个。

  探索新型举国体制深圳路径。基础研究投入占全社会研发投入比重提高到7.5%以上。

  打造创新人才高地示范区。积极培育引进战略科学家、青年科学家和实用型、工匠式人才。

  扩大内需:

  扩大高质量投资。全年固定资产投资规模力争迈上1万亿新台阶;新型基础设施投资2300亿元。

  加快建设具有全球重要影响力的消费中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7.0%。

  加快建设具有全球重要影响力的物流中心。建设全球海洋中心城市,打造港口型国家物流枢纽,港口集装箱吞吐量达3100万标箱。

  加快建设与经济中心城市相匹配的金融中心。打造创新资本形成中心,支持深交所建设世界一流交易所。

  改革开放:

  积极作为深入推进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强化基础设施“硬联通”;加快机制“软联通”;促进湾区群众“心联通”。

  深化深圳综合改革试点。全面落实放宽市场准入24条特别措施。

  全面推进前海等重大合作平台建设。推进“互联网+”未来科技城建设;规划建设沙头角深港国际消费合作区。

  促进外贸外资外包外经外智“五外联动”。新能源汽车出口30万辆,全年进出口总额增长4.0%。

  城市治理:

  高品质打造宜居城市。加快推进“山海连城绿美深圳”和“公园城市”建设。

  高水平打造枢纽城市。推进深江铁路、深汕铁路、深大城际等项目建设。

  高质量打造韧性城市。新增管道天然气用户40万户。

  高标准打造智慧城市。实施文化建设、公共场所停车位等“一键预约”全覆盖。

  文化:

  深入推进文明城市建设。争创首届全国文明典范城市和第七届全国文明城市。

  打造粤港澳大湾区文化高地。培育数字创意产业集群,实施设计之都建设行动计划。

  打造国际著名体育城市。新增体育场地面积150万平方米,打造“15分钟健身圈”

  民生:

  建设高水平医疗健康服务体系。全年新增床位3200张;新增社康机构35家,构建“15分钟”社康圈。

  针对市民关心的住房问题,报告提出要健全住房市场体系和住房保障体系。供应居住用地3.3平方公里,新开工住房面积1300万平方米。完成保障性住房投资400亿元以上。加大保障性租赁住房建设力度,新开工建设60个项目,建设筹集16万套(间)。

  完善覆盖全民的社会保障体系。打造“15分钟”养老服务圈。

  生态文明:

  持续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力争PM2.5年平均浓度降至15微克/立方米。

  培育壮大绿色低碳产业。打造国际低碳城绿色低碳技术一体化示范项目。

  积极稳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新推广新能源汽车12万辆以上。

  城市安全:

  提高重大风险防范化解能力。提升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安全水平。

  提高公共安全治理水平。争创国家安全发展示范城市。

  提高社会治理水平。打造群众“家门口”信访服务体系。

  政府建设:

  旗帜鲜明讲政治。全面学习、全面把握、全面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

  打造高水平法治政府。健全现代公共法律服务体系,提升市民群众法治获得感。

  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坚持以严的基调持续强化正风肃纪。

  提升政府工作效能。增强狠抓落实本领,坚持把为民造福作为最重要的政绩。

  2022年工作情况:

  报告显示,2022年深圳全市地区生产总值3.24万亿元,增长3.3%。固定资产投资约9000亿元,增长8.4%。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9708亿元,增长2.2%。进出口总额3.7万亿元、增长3.7%,其中出口增长13.9%,总量连续30年居内地城市首位。

  目前,“制造业当家”已经成为深圳经济发展的突出特征。2022年,深圳规上工业总产值4.55万亿元、增长7.0%,规上工业增加值1.04万亿元、增长4.8%,工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提高到35.1%,工业总产值、工业增加值实现全国城市“双第一”。

  除此之外,深圳创新动能稳步增强。2022年深圳市全社会研发投入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5.49%,基础研究投入占全社会研发投入比重7.25%,企业研发投入占全社会研发投入比重94.0%。新增国家高新技术企业2043家,总量2.3万家。深圳高新区综合排名全国第二。PCT国际专利申请量稳居全国城市首位。深-港-穗科技集群连续3年排名全球第二。

  城市品质不断提升

  习近平总书记亲自宣布在深圳建立国际红树林中心。深圳入选联合国生物多样性魅力城市。PM2.5年平均浓度降至16微克/立方米。地表水水质按国控断面计算优良比例提升至91.7%。东部海域水质长期保持一类。建成投用桂庙路快速化改造一期等高快速路。

  出口增长13.9%,总量连续30年居内地城市首位

  PCT国际专利申请量稳居全国城市首位

  轨道交通运营里程达559公里,线网密度居全国首位

  工业总产值、工业增加值实现全国城市双第一

  民生保障方面,新增就业18.2万人。新增基础教育学位20.6万个。新增三甲医院7家,累计32家。8家医院进入国家公立医院绩效考核百强,2家医院获批建设国家区域医疗中心。

  建设筹集保障性住房14.2万套(间),供应分配12万套(间)。深圳获评国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

免责声明:本页面旨在为广大用户提供更多信息的无偿服务;不声明或保证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和完整性。本站内所有内容亦不表明本网站之观点或意见,仅供参考和借鉴,购房者在购房时仍需慎重考虑。购房者参考本站信息,进行房屋交易所造成的任何后果与本网站无关,当政府司法机关依照法定程序要求本网站披露个人资料时,我们将根据执法单位之要求或为公共安全之目的提供个人资料。在此情况下之任何披露,本网站均得免责。本页面所提到房屋面积如无特别标示,均指建筑面积。 注:本站所有信息未经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抓取等,如有违者必追究法律责任。如有异议可投诉至:Email:34 24 350 93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