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金华1800多套安置房!金华这些人有福了!总投资17亿多,金华这里要安置5500人→
近日,白龙桥安置小区一期项目建设现场,施工车辆往来穿梭,各岗位人员各司其职,各主体建设加速推进,呈现出一片热火朝天的景象。
“目前安置小区正在有序施工,桩基工程、负2层施工已完成,负1层也接近完成,最快的6幢楼已施工至4层,争取2025年建成安置。”婺城区下山安居创富办主任倪玉奎表示,该项目总投资17.46亿元,建筑面积34万平方米,建成后将提供1872套安置房,预计可安置5200-5500人。
婺城南部山区有5座中型水库,是金华市区100多万居民的饮用水源,产业发展受到较大限制,集体经济发展、群众增收致富压力较大。如何既从根本上改善山区群众生产生活条件、促进山区农民增收致富,又提升饮用水源涵养区水质,成了摆在婺城区委面前的一道难题。
2022年,浙江省委巡视指出“推进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进展不快,统筹城乡区域协调发展效果不明显”的问题,其中山区群众致富增收办法不多、收入增长不快是一个重要方面。
实景图
对此,婺城区委以巡视整改为契机,多措并举,压紧压实整改工作责任,持续深化整改,提升整改质效,进一步加大搬迁规模、加快搬迁速度,持续推进“下山安居创富工程”。根据南部山区还有45.2%的人口有搬迁意愿的摸底情况,婺城区委八届三次全会提出“到2027年,下山安居1万人以上”的目标。
如今,建筑面积14.3万平方米、共864套安置房的蒋堂移民新村二期建设已完成,2022年底先后两次开展分房安置,搬迁安置南部山区群众约1300人,515户山区群众搬进了宽敞明亮的现代化小区。“婺城区正在谋划新的安置地块,探索灵活的安置方法,争取到2027年再增加3000-3500人的安置容量。”婺城区发改局相关负责人说。
实景图
而面对安置小区建设成本不断上升,移民户购房资金压力逐步变大,搬迁难度上升的困难,婺城区在安置房安置为主的基础上,积极创新安置方式,拓展搬迁途径,实行货币化安置、廉租房安置、安置面积回购等多元化安置方式,把选择权交给搬迁群众,实现灵活安置。同时,积极争取省市支持,扩大整村搬迁补助政策享受范围,整合低收入农户搬迁、整村搬迁、地质灾害避让搬迁、饮用水源涵养区生态搬迁等各类搬迁,统筹省、市、区各类搬迁补助,加大补助力度,减轻搬迁农户负担。